- 相關推薦
張東蓀論《論語》中的仁
張東蓀以西方近代倫理學思想為依據(jù)對<論語>中的仁進行了闡釋,視"仁"為一種能統(tǒng)攝諸德之德,而仁本身又不可從概念的意義上加以界說,而只能從求仁的工夫、途徑以及初步的仁與最后的仁等方面來顯示仁的深遠廣大.可以說,他為我們提供了對<論語>中"仁"的一種闡釋,能引發(fā)我們對"仁"的進一步思考.
【張東蓀論《論語》中的仁】相關文章:
論《論語》中仁的多層統(tǒng)一04-27
論仁范疇在《論語》中的邏輯展開04-28
評張東蓀對中國哲學特性的自覺04-28
張東蓀多元邏輯觀試析04-28
張東蓀知識社會學視野中的真理觀04-26
修己自處和處世待人--論《論語》中的仁04-27
主智與化欲--張東蓀對理智與人欲的安置04-29
《論語》中為仁之道的邏輯演進之探析04-28
論語《里仁篇》翻譯03-0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