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相關推薦
高二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測評檢的測試題
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,我們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試題,試題可以幫助參考者清楚地認識自己的知識掌握程度。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自己的試題吧?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二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測評檢的測試題,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高二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測評檢的測試題 1
一、選擇題(每題 3 分,共 60 分)
1.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(fā)的根本原因是( )
A. 新航路開辟后,歐洲商貿中心轉移
B. 封建專制統(tǒng)治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發(fā)展
C. 查理一世長期關閉議會
D. 議會要求限制王權
2.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,率領議會軍打敗國王軍隊的是( )
A. 華盛頓
B. 克倫威爾
C. 羅伯斯庇爾
D. 拿破侖
3. 1688 年,英國發(fā)生了一場不流血的宮廷政變,歷史上稱為( )
A. 光榮革命
B. 熱月政變
C. 霧月政變
D. 二月革命
4. 英國《權利法案》的核心內容是( )
A. 確定人民主權
B. 限制國王的權力
C. 實行三權分立
D. 確立共和政體
5. 美國獨立戰(zhàn)爭爆發(fā)的根本原因是( )
A. 英國的殖民統(tǒng)治嚴重阻礙了北美資本主義的發(fā)展
B. 北美人民的反抗情緒高漲
C. 英國政府在政治上對北美人民采取高壓政策
D. 波士頓傾茶事件
6. 美國獨立戰(zhàn)爭的轉折點是( )
A. 來克星頓的槍聲
B. 《獨立宣言》的發(fā)表
C. 薩拉托加大捷
D. 約克鎮(zhèn)戰(zhàn)役
7. 法國大革命爆發(fā)的根本原因是( )
A. 啟蒙思想的廣泛傳播
B. 波旁王朝的`專制統(tǒng)治阻礙資本主義發(fā)展
C. 三級會議的召開
D. 國家財政危機嚴重
8. 法國大革命期間,頒布的《人權宣言》的核心內容是( )
A. 人生而平等
B. 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
C.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
D. 天賦人權、自由、平等
9. 把法國大革命推向高潮的是( )
A.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
B. 雅各賓派專政
C. 熱月政變
D. 霧月政變
10. 以下關于拿破侖的說法正確的是( )
A. 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,實行獨裁統(tǒng)治
B. 頒布了《民法典》,鞏固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
C. 多次打敗反法同盟,擴大了法國的疆域
D. 以上說法都正確
11.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、美國獨立戰(zhàn)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共同影響是( )
A. 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統(tǒng)治
B. 都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
C. 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(fā)展
D. 都實現(xiàn)了民族獨立
12. 英國《權利法案》、美國《獨立宣言》和法國《人權宣言》都體現(xiàn)了時代精神,主要表現(xiàn)在它們都主張( )
A. 反對君主專制,建立共和制
B. 反對殖民壓迫,實現(xiàn)民族獨立
C. 建立君主立憲制
D. 建立資本主義民主社會
13. 美國 1787 年憲法規(guī)定美國實行( )
A. 君主立憲制
B. 民主共和制
C. 社會主義制度
D. 聯(lián)邦制
14. 法國大革命中被送上斷頭臺的國王是( )
A. 查理一世
B. 路易十六
C. 羅伯斯庇爾
D. 拿破侖
15. 美國獨立戰(zhàn)爭的領導機構是( )
A. 大陸會議
B. 三級會議
C. 制憲會議
D. 國民公會
16. 啟蒙運動的核心思想是( )
A. 人文主義
B. 理性主義
C. 自由主義
D. 社會主義
17. 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了“三權分立”學說( )
A. 伏爾泰
B. 盧梭
C. 孟德斯鳩
D. 康德
18. 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的主要思想主張是( )
A. 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說
B. 天賦人權
C. 三權分立
D. 君主立憲
19. 啟蒙運動為哪些歷史事件做了思想準備( )
A.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、美國獨立戰(zhàn)爭、法國大革命
B. 美國獨立戰(zhàn)爭、法國大革命、工業(yè)革命
C. 法國大革命、工業(yè)革命、俄國十月革命
D. 美國獨立戰(zhàn)爭、法國大革命、俄國十月革命
20. 被稱為“美國國父”的是( )
A. 華盛頓
B. 林肯
C. 羅斯福
D. 杜魯門
二、材料分析題(共 40 分)
21. 閱讀下列材料:
材料一:凡未經(jīng)議會同意,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,為非法權力�!参唇�(jīng)議會準許,借口國王特權,為國王而征收,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,超出議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,皆為非法。
——《權利法案》
材料二: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:人人生而平等,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,其中包括生命權、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�!绻鲇腥魏我环N形式的政府變成是損害這些目的的,那么,人民就有權利來改變它或廢除它,以建立新的政府。
——《獨立宣言》
材料三:在權利方面,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。……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(xiàn),所有公民有權參與法律的制定�!诜擅媲�,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。
——《人權宣言》
請回答:
�。�1)材料一、二、三分別出自哪個國家的什么文件?(6 分)
(2)材料一、二、三所體現(xiàn)的共同思想主張是什么?(4 分)
22. 閱讀下列材料:
材料一:美國獨立戰(zhàn)爭期間,大陸會議于 1776 年 7 月 4 日通過了《獨立宣言》,宣告北美 13 個殖民地脫離英國獨立。
材料二:1787 年,美國制定了憲法。憲法確立美國是一個聯(lián)邦制國家,規(guī)定總統(tǒng)既是國家元首,又是政府首腦,享有行政權;國會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國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權。
請回答:
(1)《獨立宣言》的發(fā)表有什么重大意義?(6 分)
�。�2)美國 1787 年憲法體現(xiàn)了什么原則?(4 分)
23. 簡述法國大革命的過程。(20 分)
三、答案
一、選擇題
1.B 2.B 3.A 4.B 5.A 6.C 7.B 8.D 9.B 10.D 11.C 12.D 13.D 14.B 15.A 16.B 17.C 18.A 19.B 20.A
二、材料分析題
21.
�。�1)材料一出自英國的《權利法案》;材料二出自美國的《獨立宣言》;材料三出自法國的《人權宣言》。
�。�2)共同思想主張:都主張民主、平等、自由等資產階級民主思想。
22.
�。�1)《獨立宣言》的發(fā)表標志著美國的誕生,它是第一個以國家名義明確表述資產階級政治要求的綱領性文獻,被稱為“第一個人權宣言”。
�。�2)美國 1787 年憲法體現(xiàn)了三權分立原則,即行政、立法、司法三權分立,相互制衡。
23.
法國大革命的過程:
①原因:波旁王朝的專制統(tǒng)治阻礙資本主義發(fā)展;啟蒙思想的廣泛傳播;國家財政危機嚴重;三級會議的召開。
�、趯Щ鹁:三級會議的召開。
�、坶_始標志:1789 年 7 月 14 日,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。
�、馨l(fā)展:制憲會議通過《人權宣言》,宣告了人權、法治、自由、平等和保護私有財產等基本原則。
�、莞叱保貉鸥髻e派專政,采取了一系列激進措施,穩(wěn)定了局勢,但也造成了恐怖統(tǒng)治。
⑥結束:1794 年熱月政變,雅各賓派的統(tǒng)治被推翻,法國大革命結束。
高二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測評檢的測試題 2
一、選擇題(每題 3 分,共 60 分)
1. 古希臘思想家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相同點包括( )
①都對西方哲學的發(fā)展產生了深遠影響
�、诙贾鲝堄美硇运伎紗栴}
�、鄱贾匾暯逃龑θ说挠绊�
�、芏颊J為人是萬物的尺度
A. ①②③ B. ①②④ C. ①③④ D. ②③④
2. 古希臘智者學派的代表人物普羅泰格拉認為“人是萬物的尺度”,這一主張( )
A. 否定了神的存在
B. 樹立了人的尊嚴和權威
C. 使哲學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
D. 體現(xiàn)了希臘文化人文主義的本質
3. 蘇格拉底認為“美德即知識”,他的這一主張( )
A. 強調了人的價值和尊嚴
B. 否定了人的主觀能動性
C. 把道德和知識完全等同起來
D. 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思想基礎
4.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者薄伽丘的代表作是( )
A. 《神曲》 B. 《十日談》 C. 《哈姆雷特》 D. 《歌集》
5. 文藝復興時期,被譽為“美術三杰”的是( )
①達·芬奇 ②米開朗琪羅 ③拉斐爾 ④薄伽丘
A. ①②③ B. ①②④ C. ①③④ D. ②③④
6. 文藝復興運動首先興起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( )
A. 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在意大利出現(xiàn)
B. 意大利保留了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
C. 意大利人熟悉古希臘的文化典籍
D. 意大利的城市經(jīng)濟繁榮,實力雄厚
7. 馬丁·路德宗教改革的導火線是( )
A. 天主教會成為資本主義發(fā)展的障礙
B. 羅馬教皇向教民出售贖罪券
C. 天主教會征收什一稅
D. 天主教會出賣教會職位
8. 馬丁·路德主張“因信稱義”,其意義在于( )
A. 打擊了天主教會的神權統(tǒng)治
B. 確立了“教隨國定”的原則
C. 否定了天主教會的作用
D. 維護了德意志各階層的利益
9. 宗教改革時期,加爾文提出“先定論”,其主要目的是( )
A. 為資產階級發(fā)財致富作辯護
B. 否定羅馬教皇的絕對權威
C. 建立民主教會
D. 使宗教世俗化
10. 啟蒙運動興起的根本原因是( )
A. 資本主義的發(fā)展
B. 自然科學的發(fā)展
C. 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
D.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
11. 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主張不包括( )
A. 反對封建專制制度
B. 主張由開明君主執(zhí)政
C. 強調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
D. 反對天主教會,主張無神論
12. 孟德斯鳩提出的三權分立學說中,“三權”不包括( )
A. 立法權 B. 行政權 C. 司法權 D. 外交權
13. 盧梭的主要思想主張有( )
�、偕鐣跫s論 ②人民主權說 ③三權分立學說 ④天賦人權說
A. ①②③ B. ①②④ C. ①③④ D. ②③④
14. 啟蒙運動時期,提出“人非工具”思想的是( )
A. 伏爾泰 B. 孟德斯鳩 C. 盧梭 D. 康德
15. 啟蒙運動與文藝復興相比,其顯著的特點有( )
�、僖岳硇詾楹诵� ②反對封建制度 ③為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準備 ④構建了資本主義的政治藍圖
A. ①②③ B. ①②④ C. ①③④ D. ②③④
16. 古希臘哲學家中,被馬克思稱為“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”的是( )
A. 柏拉圖 B. 亞里士多德 C. 蘇格拉底 D. 普羅泰格拉
17. 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作家說:“人是能夠隨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。”這反映了( )
A. 肯定人的價值及創(chuàng)造性的思想
B. 資產階級的自私自利的.思想特性
C. 人文主義蔑視宗教神學作用的思想
D. 資產階級追求現(xiàn)世幸福生活的思想
18. 馬丁·路德說:“我們應當讓世俗政權在整個基督教世界中執(zhí)行它的職務,不要加以任何阻礙。無論什么人,不管他是教皇、主教、傳教士,或是修士、修女,世俗權力都有權來管他�!痹摬牧戏从沉笋R丁·路德( )
A. 倡導人的解放
B. 否定基督教
C. 宣揚《圣經(jīng)》精神
D. 否定教皇地位
19. 啟蒙運動是歐洲思想史上光輝燦爛的一頁,啟蒙運動對人文主義思想發(fā)展所作出的重要貢獻有( )
①提出尊崇理性 ②呼喚人本身的徹底解放 ③提出“人是萬物的尺度” ④歌頌自然的人性
A. ①② B. ③④ C. ①③ D. ②④
20. 歐洲啟蒙運動的歷史作用,不包括( )
A. 為資產階級取得統(tǒng)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論上的準備
B. 為即將到來的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
C. 動搖了封建統(tǒng)治的思想基礎,促進了社會的進步
D. 激勵著亞洲的仁人志士為改造舊社會而斗爭
答案:
1. A 2. B 3. C 4. B 5. A 6. A 7. B 8. A 9. A 10. A 11. D 12. D 13. B 14. D 15. C 16. B 17. A 18. D 19. A 20. B
二、非選擇題(共 40 分)
21. 閱讀下列材料,回答問題。(16 分)
材料一 人是萬物的尺度,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,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。
——普羅泰格拉
材料二 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。
——蘇格拉底
(1)材料一中普羅泰格拉的觀點有何積極意義?(6 分)
�。�2)與普羅泰格拉的觀點相比,材料二中蘇格拉底的觀點有何不同?(10 分)
答案:
�。�1)積極意義:強調了人的價值和作用,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,樹立了人的尊嚴和權威。(6 分)
�。�2)不同:蘇格拉底強調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,更注重人的道德和理性,認為美德即知識,把道德和知識完全等同起來。(10 分)
22. 閱讀下列材料,回答問題。(12 分)
材料一 我不想變成上帝,或者居住在永恒中……屬于人的那種光榮對我就夠了。這是我祈求的一切,我自己是凡人,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。
——彼特拉克
材料二 我們的一切行動,應以快樂和幸福為最終目的。
——托馬斯·莫爾
�。�1)材料一、二反映了什么思想?(4 分)
(2)這種思想產生的背景是什么?(8 分)
答案:
�。�1)人文主義思想。(4 分)
�。�2)背景:資本主義萌芽產生,新興資產階級形成;意大利保留了大量的古希臘羅馬文化遺存;中世紀基督教神學對人性的壓抑。(8 分)
23. 閱讀下列材料,回答問題。(12 分)
材料一 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狀態(tài)。不成熟狀態(tài)就是不經(jīng)別人的引導,就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�!杏職膺\用你自己的理智!這就是啟蒙運動的口號。
——康德
材料二 (啟蒙思想家們)不承認任何外界的權威,不管這種權威是什么樣的。宗教、自然觀、社會、國家制度,一切都受到了最無情的批判;……從今以后,迷信、偏私、特權和壓迫,必將為永恒的真理,為永恒的正義,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剝奪的人權所排擠。
——恩格斯
�。�1)結合材料一、二,概括啟蒙運動時期人文精神的含義。(6 分)
�。�2)概括指出啟蒙運動對近代中國的影響。(6 分)
答案:
�。�1)含義:獨立思考、理性判斷;抨擊天主教會,反對專制;提倡真理、正義、自由、平等、天賦人權等。(6 分)
(2)影響:啟蒙運動促進了中國近代思想解放;為戊戌變法、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等提供了思想武器;推動了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發(fā)展。(6 分)
高二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測評檢的測試題 3
一、選擇題(每題2分,共60分)
1、商代的文化成就遠遠高于夏,戰(zhàn)國的文化成就大大超過了春秋,這說明()
A、經(jīng)濟的發(fā)展導致了文化的繁榮
B、商代和戰(zhàn)國重視文化的發(fā)展
C、商代和戰(zhàn)國時期文化氛圍好
D、上層建筑常常同經(jīng)濟基礎脫節(jié)
2、四大發(fā)明屬于哪一方面的進步()
A、生產關系B、上層建筑 C、生產力D、文化事業(yè)
3、下列人物取得的成就被外國學者稱為“使西方望塵莫及并改變世界面貌”的是()
A、李時珍、畢升B、畢升、蔡倫
C、蔡倫、郭守敬D、李時珍、郭守敬
4、發(fā)明于11世紀的中國,對世界文明的傳播作出巨大貢獻的重要發(fā)明是 ()
A、指南針用于航海 B、雕版印刷術的成熟
C、畢升發(fā)明的活字印刷術 D、火藥的廣泛使用
5、(2009?廣東文基)下列“考”字,最有可能出現(xiàn)在秦朝官方文獻中的是()
A B C D
6、(原創(chuàng)題)《屈原》電視劇攝制組其中有拍攝屈原書房的一個場景,屈原書房的布置中有可能的是()
A、書桌上擺放著一本《儒林外史》
B、墻角放有司南
C、書柜中有印制的書籍
D、墻上掛著《洛神賦圖》
7、13世紀后期,阿拉伯書籍中有關“中國雪”的記載被翻譯成拉丁文傳入歐洲,(它)“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”,推動了近代社會的到來�!爸袊笔侵�()
A、造紙術B、印刷術C、火藥D、指南針
8、(改編題)中國古代的一位書法大家曾經(jīng)對一種書法形式作出如下的描述“含毫勢若斬蛟蛇,挫骨還同斷犀象。興來索筆縱橫掃,滿座詞人皆道好。一點二筆巨石懸。長畫萬歲枯松倒。叫啖忙忙禮不拘,萬字千行意不殊�!迸c這位書法家的描述相符的書法形式是()
A、小篆B、隸書C、楷書D、草書
9、(改編題)毛澤東非常喜愛屈原的《離騷》和以《離騷》為代表的楚辭,下列說法錯誤的是()
A、《離騷》是一首宏偉壯麗的抒情長詩B、楚辭是當時流行于南方的新詩歌體裁
C、《離騷》風格浪漫,充滿奇特幻想D、楚辭創(chuàng)作采用質樸的現(xiàn)實主義手法
10、清朝趙翼說:“李杜詩篇萬口傳,至今已覺不新鮮。江山代有才人出,各領風騷數(shù)百年�!敝袊糯凇袄疃拧敝蟾黝I風騷的文學形式有()
A、楚辭、元曲、明清小說B、南戲、元雜劇、京劇
C、宋詞、元曲、明清小說D、宋詞、明清小說、京劇
11、《紅樓夢》中賈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別為元春、迎春、探春、惜春,其諧音為“原應嘆息”;第五回中有茶名為“千紅一窟”、有酒名為“萬艷同杯”,其諧音為“千紅一哭”“萬艷同悲”。這種創(chuàng)作風格反映了該作品屬于()
A、愛國主義 B、浪漫主義 C、現(xiàn)實主義 D、現(xiàn)代主義
12、梅蘭芳是江蘇近代文化名人(右圖),著名的戲曲藝術表演大師,他所代表的劇種()
A、由元代散曲演變而來
B、由雜劇和漢劇融合而來
C、興盛于康乾時期
D、被譽為中國戲曲藝術的國粹
13、有人將明清時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為“近代科學的晨光和傳統(tǒng)科技的晚霞”。這里的“晚霞”是指()
A、集大成的古典科技巨著相繼問世 B、官方編撰的大型圖書成就突出
C、早期反封建的民主啟蒙思想出現(xiàn) D、中國古典小說蓬勃發(fā)展
14、古代中華兒女曾經(jīng)創(chuàng)造出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,西歐有一名諺:“中國人的頭,阿拉伯人的口,法蘭西人的手�!苯Y合古代科技史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()
A、中國人利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創(chuàng)造了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
B、阿拉伯人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橋梁的作用
C、歐洲人善于使用但不會創(chuàng)造新技術
D、歐洲人吸收和借鑒中國科技成就,并將之用于生產與社會實踐
15、戰(zhàn)國時的惠施每次外出游學身后都跟著五輛裝滿竹簡的大車,所以后人用“學富五車”來形容學問淵博。這種狀況得以改變始于()
A、秦以后B、漢代以后C、隋唐以后D、兩宋以后
16、下列關于唐代詩歌發(fā)展的描述不正正確的是()
A、唐詩的繁榮離不開唐代政治經(jīng)濟發(fā)展 B、科舉制的確立對唐詩發(fā)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
C、唐詩的內容和風格豐富多樣D、唐代流行“長短句”
17、(2008?山東壽光二模)《金史》記載:“聲如雷震,熱力達半畝之上,人與牛皮皆碎迸無跡,甲鐵皆透�!边@段描述的科技成就是 ()
A、火藥 B、指南針 C、印刷術 D、造紙術
18、唐詩興盛的原因有()
�、偕鐣�(jīng)濟繁榮②民族融合和頻繁的中外交往③科舉取士和帝王提倡
A、①②B、①②③C、②③D、①③
19、下圖是陜西歷史博物館展出一副圖片,(圖片根據(jù)出土文物整理而成,其中的仰韶人指的是生活在河南省澠池縣仰韶村距今約5000~6000年的早期人類。)對這幅圖片的說明最恰當?shù)氖?()
A、在夏朝建立前,文字就在中國產生了
B、仰韶人的刻劃符號很可能是后來甲骨文的雛形
C、仰韶人的文字是象形文字
D、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產生文字的國家
20、我國古代的許多發(fā)明為人類作出了重要貢獻,下圖所示是其中哪一項發(fā)明外傳的示意圖()
A、司南B、造紙術C、《九章算術》D、渾儀
21.宋詞的出現(xiàn)和繁榮,主要原因是()
A、國家的分裂B、城市經(jīng)濟的發(fā)展
C、文化事業(yè)的繁榮D、科舉制的推動
22、明清小說繁多,其中屬于四大名著的有()
�、佟度龂萘x》②《紅樓夢》③《聊齋志異》④《儒林外史》
A、①②B、①③C、②③D、③④
23、乾隆時期,北京百姓“所好惟秦聲、羅、弋,厭聽吳騷,聞歌昆曲,輒哄然散去”。這段話不能說明的是()
A、清朝前期,各種地方戲曲發(fā)展B、昆曲逐漸脫離群眾
C、北京成為各種劇種競爭的場所D、京劇已形成
24、(2008?瓊海高二月考)蒲松齡在他的代表作《聊齋志異》中寫了許多妖鬼狐仙的故事,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感情,這說明 ()
A、蒲松齡對現(xiàn)實生活了解不多
B、妖鬼狐仙的故事確實存在
C、清朝時期大興文字獄,實行文化專制政策,蒲松齡只能以此表達對現(xiàn)實的不滿
D、清朝時期市民階層開始形成,這類故事符合他們的口味
25、(2009?山東莒南一中質檢)下列兩幅圖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歷史上的著名作品,它們共同的主要特點是 ()
A、反映新經(jīng)濟因素的產生或發(fā)展B、在社會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
C、促進了藝術的改革與創(chuàng)新 D、推動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和發(fā)展
26、下列關于京劇的敘述不正確的是()
A、同治、光緒年間是京劇的一個繁盛期B、京劇在我國藝術寶庫中占有重要地位
C、標志著中國戲曲的成熟D、是博采眾長、兼收并蓄的戲劇
27、下列書法家中,楷書、行書、草書成就均突出的.是()
A、王獻之B、王羲之C、顏真卿D、懷素
28、(2008?煙臺高二期末)右面圖標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體育運動標識,它是在中國古代某種字體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。這種“字體”是 ()
A、甲骨文
B、隸書
C、楷書
D、篆書
29、古代中國成熟的文字最早出現(xiàn)在()
A、商代B、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 C、秦漢時期D、魏晉時期
30、元明清時期的寫意畫如《墨梅圖》《牡丹礁石圖》《墨蘭圖》等,主要反映了哪個階層的情趣追求()
A、平民階層B、貧苦農民C、皇室貴族D、士大夫
二、非選擇題(每題20分,共40分)
31、閱讀下列
材料一 “中國在3世紀到13世紀之間保持了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�!F(xiàn)代科技賴以存在的發(fā)明一半來自中國……”,但是他也指出:“歐洲16世紀以后,就誕生出現(xiàn)代科學……而中國文明卻沒有能夠在亞洲產生與其相似的現(xiàn)代科學。”
李約瑟
材料二馬克思在《機器、自然力和科學應用》中說:火藥、指南針、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(fā)明。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,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,而印刷術則變成了新教的工具,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,變成對精神發(fā)展創(chuàng)造必要前提的強大的杠桿。
材料三 ……上以此求,下以此應,將一生有用之精神,盡銷磨于八股五言之中……
鄭觀應
材料四 “農為天下之本務,而工賈皆其末也”,“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,即田畝之中少一耕稼之人”。
《清世宗實錄》
請回答:
�。�1)試分析中國古代科技成就輝煌的原因。
(2)依據(jù)材料二和所學知識,談談四大發(fā)明傳播到歐洲后對歐洲產生了怎樣的作用?
�。�3)依據(jù)材料一,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6世紀以后中國科技發(fā)展的狀況。
�。�4)依據(jù)材料二、三與所學知識,分析16世紀中國科技發(fā)展出現(xiàn)上述狀況的主要歷史原因。
32、閱讀下列材料
怒發(fā)沖冠,憑欄處、瀟瀟雨歇。抬望眼,仰天長嘯,壯懷激烈。三十功名塵與土,八千里路云和月。莫等閑、白了少年頭,空悲切。
靖康恥,猶未雪。臣子恨,何時滅。駕長車,踏破賀蘭山缺。壯志饑餐胡虜肉,笑談渴飲匈奴血。待從頭,收拾舊山河,朝天闕。
岳飛《滿江紅》
請回答:
(1)從詞的風格上看,該詞屬于哪一派別?擅長這一風格的詞人在兩宋時期還有哪些?
(2)宋詞作家中還有哪些派別?詞為什么會取代唐詩而成為宋代文學的主流形式和標志?
25、A26、C27、B28、D 29、A30、D
31、(1)政治上的統(tǒng)一;制度上的先進;封建經(jīng)濟的持續(xù)不斷的發(fā)展;相對開放的對外政策;勞動人民的勤奮和創(chuàng)造。
(2)促進了西歐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變。
(3)16世紀后中國沒有產生近代科學,開始落后于西方。
�。�4)科舉考試(八股取士);文字獄;重農抑商政策;閉關鎖國政策;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束縛;重經(jīng)驗輕理論探究的影響。
32、(1)豪放派。蘇軾、辛棄疾。(2)婉約派的柳永、李清照。詞的句子長短不一,更便于抒發(fā)感情。宋代商業(yè)發(fā)展、城市繁榮,市民數(shù)量不斷增加,詞更適應市井生活,受到市民階層的歡迎。
【高二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測評檢的測試題】相關文章:
高二英語第三單元教案04-25
小學四年級英語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05-01
一年級數(shù)學上冊第三單元的測試題05-02
高中歷史必修三第三單元框架05-01
九年級上冊·第三單元說明05-01
高二物理分子動理論單元測試題05-06